走进包头汇众磁谷稀土科技有限公司,两条百米长、每条线人作业的全国顶配水平电镀生产线,一项通过“镍-铜-半光亮镍-亮镍”4层镀膜形成的稀土磁体表面镀膜新技术在这里变现。
该技术因半光亮镍和亮镍之间产生的电位差,可促使磁体表面由纵向腐蚀变为横向腐蚀,将产品抵抗腐蚀能力和常规使用的寿命提高2倍以上,且镀膜的每一道工序均增加了超声波清洗,可有效清除镀层表面杂质,将镀层厚度由15微米“瘦身”至10微米,让产品更精致、结合力更强,为“无电镀不高端”的稀土永磁体披上护身“铠甲”。
全国稀土产值70%以上来自于磁材,抓住磁材,就是抓住了关键。今年以来,稀土高新区以全力打造“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磁谷”为目标,通过招大引强、政策引导、科学技术创新等系列措施,以磁科技带动磁应用、磁应用带动磁材料,鼓励企业未来的发展中高端稀土永磁材料,生产高磁性能、高稳定性、高一致性的永磁材料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改进生产、加工检测技术及装备,提高自动化能力,逐渐增强高性能磁性产业的影响力,助力包头“磁都”建设。
穿行在包头市科锐微磁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年产5000吨快淬磁粉产业化项目现场,机声隆隆、焊花四溅。项目一期工程年产2000吨快淬磁粉、500吨注塑钕铁硼颗粒料、500吨注塑磁体生产车间正在加紧建设。据企业总经理蔺继荣介绍,该项目预计2021年底投产一台套设备,2022年底全部达产。届时年产值可达3.1亿元,年出售的收益约4.12亿元。工程全部完成后,包头将成为生产粘结快淬磁粉、注塑颗粒、注塑磁体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
据了解,稀土高新区现有稀土企业115家,其中,永磁材料企业35家。今年,该区充分的发挥稀土资源和既有产业优势,实施总投资81.13亿元的稀土重点项目26个,通过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带动、骨干企业集聚、新兴企业蓬勃的良好态势,全力打造形成金属钕或镨钕-稀土永磁材料-稀土永磁电机、垂直轴风电发电机、3C产品、稀土核磁共振等稀土永磁材料产业链。
“目前,磁性材料依然是包头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头戏。2019年全球钕铁硼的产能为17万吨,包头永磁材料产能达到3万吨,约占全球的六分之一。我们要延续既有优势,拓宽稀土功能材料发展,延长永磁材料产业链,支持‘用磁’材料企业做大做强。”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主任池建义说。
近年来,稀土高新区布局稀土全产业链,加速建成全国电镀顶级规模、配套最全的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现已建成23万平方米,包括45栋生产车间。稀土高新区稀土和高新技术产业局稀土产业基地管理处副处长张艳苹表示:“稀土高新区稀土产业已形成永磁、储氢、催化、抛光、合金5大产业链条和集稀土科研、生产、检测、交易为一体的稀土产业集群,稀土及配套企业已突破百家,从业人员累计超万人,稀土企业集聚效应凸显,形成了相互配套、竞相发展的良好模式。”
目前,稀土高新区成立了国内首个稀土产品交易平台,建成交易结算、仓储、物流、质验、供应链金融、信息(大数据)6大服务体系;建成内蒙古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开展稀土磁性材料、储氢材料、抛光材料、催化助剂材料等检验测试,为稀土新材料企业和下游应用公司可以提供技术评价、设计检验、功能验证等服务;驻区80%以上的稀土企业建立了自动控制、在线监控及数据实时传递系统,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一致性明显提升。在一系列有力举措的带动下,稀土高新区稀土储氢材料和稀土抛光材料的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磁材产量已提升到全国第三,连续5年保持30%以上增速。(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刘向平 实习生 贾婷婷)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
- 上一篇:磁芯电镀基础-j
- 下一篇:西南科技大学助力企业霸占核心技能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