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磁共振成像系统(MR)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磁共振成像(MRI)是通过对静磁场中的人体施加某种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使人体中的氢质子受到激励而发生磁共振现象。磁共振成像系统主要由五部分构成,即磁体、谱仪(梯度控制器、RF脉冲发生器、序列发生器、数据采集等)、梯度、射频、计算机及图像处理系统等组成,各部件之间相互连接,由计算机控制、协调。根据产生磁场原理不同,市面上的磁共振系统主要以永磁型和超导型为主。
从20世纪80年代初第一台MR系统问世到2020年底,全球已有超过50000台MR系统装机并运用到不相同的领域,并且超导MR慢慢的变成为主流产品,其中1.5TMR系统目前保有量最多。依据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MR市场规模达到93.0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118.3亿美元。
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全球主要国家不断加大MR领域的技术与研发投入,系统的新性能不断提高,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根据相关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底,北美地区磁共振成像系统(MR)行业市场规模为28.8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紧随其后的是中国大陆地区,磁共振成像系统(MR)市场规模达到25.5亿美元,市场增速较快;欧洲地区排名第三,市场规模为20.5亿美元。
而从人均保有量来看,我国每百万人MR人均保有量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医院设备平均拥有量和人均拥有量均处于较低的水平。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日本、美国每百万人MR人均保有量分别约为55.2台和40.4台,而我国每百万人MR人均保有量约为9.7台。
不过,随着临床及科研需求的持续增加,医疗科技的进步推动着医疗诊断技术的发展,磁共振成像系统(MR)成为重要的高端医学影像系统之一。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磁共振成像系统(MR)行业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截止2020年市场规模达89.2亿元。
并且,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调整2018-2020年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的通知》,《规划》调整后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1.5T及以上磁共振成像系统保有量将达到10713台,其中2018-2020年间的规划数量合计达5318台。因此,现阶段1.5T及以下的中低端MR是我国磁共振成像系统(MR)行业市场主要增长点,份额占比约为74.9%,3.0T高端MR占比25.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海南发布寒冷蓝色预警:海口等10个市县部分乡镇最冷气温将降至10℃及以下
武汉一公园喊话“绑走鸭子的游客”:原有几十只鸭子陪小朋友玩,昨天仅剩一对又被掳走一只
76人复仇联盟第一:恩比德51+12狂创13纪录 剑指包揽得分王+MVP
第十五届北京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展示交流活动举办 中小学生建言首都城市发展